通过对片区污水管网实时流量监测获取早季污水排放过程数据,分析排放规律、核算流量及污染负荷量;依托土地利用类型选取特征污染物采样化验获取背景污染数据核算本地污染负荷;同步对监测点位及外来水源采样化验获取实际污染浓度并核算实际污染负荷;对比分析不同污染负荷定量评估外来水入流入渗情况,科学诊断排水管网健康程度,为相关工作提供数据支撑。以片区排水系统为对象结合土地利用划分单元,分析各单元管网健康程度及贡献率,利于分解问题、制定优先级、降低成本。结合水质化验结果选取指标,基于水质水量平衡法建立方程计算相关指标定量化评估管道健康度,以外来水入渗比例划分污水系统入流入渗严重等级,按等级顺序排查管网,根据实测流量与水质指标评估污水管网系统健康程度。
目的
(1)通过对片区污水管网开展实时流量监测,获取早季污水排放的过程数据,分析该片区的污水排放规律,核算该片区污水流量及污染负荷量。
(2)依托片区的土地利用类型(开发利用方式),如工业用地、住宅、餐饮等,选取特征污染物进行水质采样及化验工作获取不同类型士地利用的背景污染数据,用于核算污水系统本地污染负荷。
(3)同步对片区监测点位以及可能的外来水源(地表水、地下水)开展水质采样化验工作,获取各片区污水管网实际污染浓度,结合流量核算该片区的实际污染负荷。
(4)通过对比分析实际污染负荷、人口折算污染负荷、本底污染负荷,定量评估外来水入流入渗情况,科学诊断排水管网健康程度,为提质增效管网系统化排查工作夯实基础,为下一步探测或改造提供依据,为排水管网系统的运行调度、养护管理、改造升级、快速相应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
意义
以片区排水系统为对象,结合土地利用开展单元划分,通过在线流量监测和人工水质化验,分析各控制单元的管网健康程度及其对整个片区的贡献率,有利于将片区问题分解到各个控制单元,制定后续检测、修复工作的优先级,解决主要问题,降低了后续检测、修复的工作量,从而降低成本。
结合各监测点水质化验结果,选取合适的指标作为水质因子,基于水质平衡法与水量平衡法,建立各分区水质水量平衡方程,通过联立方程计算出各分区核算污水量、外来水入渗量、外来水入渗比例、雨水入流量和雨水入流比例等指标,定量化评估管道健康度。
以外来水入渗比例为评估指标,对污水系统入流入渗严重等级进行划分与评价,划分标准如下:
(1)非常严重:大于30%
(2)严重:15%~30%
(3)若污水系统外来水入浚比例小于15%认为是正常范围,暂不考虑修复,可根据外来水入浚严重等级评价的顺序对管网进行详细排查。
根据监测点位实测流量数据与水质指标化验结果,对监测片区污水管网入流入渗情况进行分析,评估各片区的污水管网系统的健康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