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丨 城市生命线最新政策要点(排水方面)!
来源: | 作者:吉佳 | 发布时间: 2025-03-31 | 10 次浏览 | 分享到:
城市生命线排水方面最新政策聚焦多要点。涵盖提升管网安全韧性,投入技术创新改造老旧管网并引入智能监测;推进智能化管理,借助新技术实现给排水安全监测全覆盖;加强统筹协调与规划,完善机制避免管网建设问题;拓展多元化融资,吸引社会资本助力;加强管网排查与数据管理,构建数字化平台;强化管网建设与修复,提升标准消除空白区;推进雨污分流,控制溢流污染;建立健全联排联调机制,提升防汛能力。

提升管网安全韧性:加大技术创新投入,采用先进材料和工艺,对老旧管网进行更新改造。例如在排水管网建设中,引入智能监测系统,实时掌握管网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堵塞、渗漏等问题,增强城市应对极端天气的能力。


推进智能化管理:借助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重点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努力实现地级及以上城市给排水生命线工程安全监测全覆盖,有效提升城市安全运行保障能力和韧性。


加强统筹协调与规划:建立健全统筹协调机制,加强部门间沟通协作,统一规划设计。在城市建设和改造中,充分考虑地下管网布局,避免出现新建管网与老旧管网不兼容、预留空间不足等情况。同时,做好管网建设与其他基础设施建设的衔接,提高城市建设整体效益。


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积极探索多元化融资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基础设施 REITs 等都是可行方式。通过合理设计项目回报机制,提高社会资本投资积极性,为地下管网建设提供充足资金保障。


加强管网排查与数据管理:按照相关要求,每 5 - 10 年完成一轮城市生活污水管网排查行动,利用管道机器人等开展专业的数字化排查行动,建立管网数据动态更新机制,确定区域内城市污水管网建设的实际情况,并构建管道运维管理数字化平台,实现管道实时动态监控、预警、调度等一站式管理。


强化管网建设与修复:结合城市更新行动,对年久失修、功能失效、标准偏低且会造成内涝积水的雨水管网进行更新改造,设计标准选取上尽可能采用国家标准的上限。新建道路时要高标准规划、高标准建设雨水管网,并做好和原有雨水系统的衔接。加大排水管网建设力度,逐步消除排水管网空白区,提高管网覆盖率和污水收集率。


推进雨污分流建设:新建管道应采用分流制的排水系统,加强管理,减少管道错接混接、建设雨水绿色基础设施控制雨水径流污染等。对于现有的合流制排水系统,尽可能实现雨污分流改造,现阶段暂不具备条件的,要提前做好溢流污染控制。


建立健全联排联调机制:各级排水主管部门要强化与应急、水利等部门协作和信息共享,通过实时在线数据分析系统及模型计算能力等做到跨区域的调度能力,提升城市的防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