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管网运行监测系统通过实时采集流量、水位等数据,优化排水泵站调度,提升排水系统运行效率15%-30%。同时,监测系统可提前预警内涝风险,降低内涝发生频率30%-50%,并通过实时监控污水管网水位,减少污水溢流事件40%-60%。此外,监测系统还能辅助管网规划和改造,为新建或改造区域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提升排水能力。
通过排水管网运行监测,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提高排水系统的运行效率,减少内涝、污水溢流等问题的发生?我们将分为几个方面讨论总结。
提高排水系统运行效率方面
优化调度管理
实时获取排水管网中的流量、水位等数据,可让管理人员准确掌握管网运行状态。根据这些数据,能够合理调度排水泵站的运行,如在降雨初期,根据管网水位情况提前调整泵站抽升能力,使排水系统按照设计标准高效运行,避免出现管道排水能力未充分利用或局部过载的情况,一般可使排水系统整体运行效率提升 15% - 25%。
借助监测数据,还能对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流量和水质进行预测,提前调整处理工艺和设备运行参数,确保污水处理厂稳定高效运行,提高污水收集和处理的整体效率。
快速发现和解决故障
监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管道的压力、流速等参数,一旦出现异常,能够迅速定位故障点,相比传统的人工巡检方式,可将故障发现时间大幅缩短,从几天甚至一周缩短至几小时甚至实时发现。
及时修复故障能避免因管道堵塞、破损等问题导致的排水不畅,使排水系统尽快恢复正常运行,减少因故障导致的效率损失,整体可提高排水系统运行效率 10% - 20%。
辅助管网规划和改造
长期的监测数据积累可以为排水管网的规划和改造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分析监测数据,能发现管网中的薄弱环节和瓶颈段,为新建或改造管道的管径、坡度、走向等设计提供准确数据支持。
使排水管网布局更加合理,提高排水能力,在城市发展和改造过程中,有效提升排水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据统计可使新建或改造后的区域排水效率提升 20% - 30%。
减少内涝、污水溢流方面
提前预警和应对内涝
排水管网运行监测系统可以与气象数据相结合,在降雨来临前,根据降雨量预测、管网实时水位和流量等信息,提前预判可能发生内涝的区域和时间。
城市管理部门能够提前采取措施,如提前打开排水井盖增加排水能力、调度排水车辆进行应急排水等,可使内涝发生的频率降低 30% - 50%,内涝积水深度和持续时间也能显著减少。
实时监控防止污水溢流
对污水管网的水位、流量进行实时监测,当水位接近警戒值或流量异常增大时,系统会及时发出警报。
管理人员可以及时采取措施,如调整污水泵站运行、优化污水管网调度,将污水引流至其他有剩余处理能力的区域,从而有效防止污水溢流现象的发生,可使污水溢流事件减少 40% - 60%。
保障排水设施正常运行
持续的运行监测能够及时发现排水设施的损坏、老化等问题,及时安排维护和修复,确保排水设施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以雨水篦子为例,通过监测其堵塞情况及时清理,可保证雨水能够顺利进入排水管网;对于排水管道的裂缝、渗漏等问题及时修复,避免因管道损坏导致的排水不畅和污水泄漏,从而减少内涝和污水溢流的风险,可使因设施故障导致的内涝和污水溢流问题减少 30% -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