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管网或开启「疯狂升级期」!住建部发布新规,透露出这些信号-吉佳水务
来源: | 作者:吉佳 | 发布时间: 2025-03-14 | 96 次浏览 | 分享到:
《推进城市生活污水管网全覆盖及厂网一体长效机制建设工作指南(第一版)》发布,标志着我国城市生活污水管网进入全新升级期。指南围绕系统谋划、排查监测、管网完善、长效机制、政策保障等关键措施,提出创新解决方案,推动厂网一体、按效付费等新模式,全面提升污水管网建设与运维水平,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推进城市生活污水管网全覆盖及厂网一体长效机制建设工作指南 (第一版)》提出多项关键措施,主要包括加强系统谋划、实施排查监测、完善管网体系、健全长效机制、强化政策保障等方面。


城市生活污水管网建设与运行,或将开启“疯狂升级期”。


01城市生活污水管网开启「全新升级期」


近日,住建部印发《推进城市生活污水管网全覆盖及厂网一体长效机制建设工作指南 (第一版)》(简称《指南》),标志着我国城市生活污水管网建设与运行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升级期"。


从“第一版”的表述就不难看出,这不是一份普通的文件,而官方给其的定位是:为推进污水管网全覆盖和运行维护长效机制建设工作的“工具箱”。


具体来说,这个以实际问题为导向的“工具箱”,将为加强城市生活污水管网建设和运行维护、推进城市生活污水管网全覆盖、建设管网运行维护长效机制、提升城市生活污水收集效能提供指引。


《环保水圈》通过查阅文件发现,本次对于城市污水管网的升级,也不仅仅体现在以往业内常说的“硬件设施的完善”上,更在于管理机制和运行模式的创新。


02多项关键措施保障污水管网薄弱环节


《指南》提出了多项关键措施,主要包括加强系统谋划、实施排查检测、完善管网体系、健全长效机制、强化政策保障等方面。


对于高水位运行、进水浓度低、错接混接、雨季溢流、旱季管道沉积等诸多管网污水收集处理相关的问题,《指南》提出:


当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低时,应优先开展污水处理厂上游污水管网清污分流工作,将清水“挤”出污水管网后,再判断是否要新增处理能力。


提高管道流速,降低运行水位,能够有效减少颗粒物沉积。有条件时,可通过调节泵站水位、流量,实现管网阶段性高流速,控制旱季管道沉积。


雨污混合水采取截流、调蓄等措施控制的,可因地制宜设置以去除颗粒物为主,雨季可快速启动、停留时间短的快速净化设施,以减少降雨期间管道沉积物冲刷入河量,削减入河污染物总量。


......


除此以外,对于部分管道问题,《指南》也梳理出某些城市已在实施的“好方法”,以供参考。


例如,对于“污水管道降水位”策略,江苏省某城市以泵站为控制节点,分别以泵站进水管管顶、潜污泵泵顶作为最高、最低控制水位,使整个污水系统具备调节的冗余空间,非汛期管网冗余度保持在50%左右,污水处理厂负荷率控制在70%—80%。


对于污水管网建设和布局、超负荷运行管道、管网近远期工程项目、工业废水排入等诸多污水管网治理痛点,《指南》提出:


规划新建或改造污水管网,应顺应城市自然坡度,以重力流管道为主,当无法满足管道最小坡度和最低流速时,应合理设置中途提升泵站,避免管道埋深过大、流速偏低、管道淤积。


对于长期超负荷运行的污水主干管和大型截流式管道,宜考虑清淤等养护检修需求,因地制宜布设复线管道。


分类制定中长期管网建设改造实施方案,谋划具体工程项目,有序实施管网建设改造,避免“大拆大建”。


对于现状服务面积过大、处理能力不足的,或污水截流干管转输距离过长的排水系统,可以进一步细分污水分区,调整优化原有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通过新建污水处理厂或者采取污水系统联合调度等方式,减轻污水系统压力。


其中,像工业废弃水排入的问题,《指南》也给出江苏省出台《江苏省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分质处理工作推进方案》,明确提出全省各地要加快推进工业废弃水与生活污水分类收集、分质处理的典型案例参考。


对于当前污水管网运行维护薄弱的难题,《指南》更是给出建立厂网一体、按效付费、供排一体、管网养护网格化等多重机制的建议。


打破传统“管网归市政、处理归水务”的割裂管理,通过特许经营、BOT等方式推动同一主体负责管网和污水处理厂的运维,解决责任不清、效率低下的痼疾。


比如,北京市政府明确在中心城区实行“厂网一体”管理模式,北京排水集团作为承担主体,从流域统筹角度实施企业内部改革,组建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网运营和污泥处置公司,建立生产调度指挥中心,综合调度指挥各厂网运营单位的生产运行。


湖南省某市城区4座污水处理厂在原特许经营协议基础上,全部补充签订了“按效付费”协议,通过实施一批“撇清水、挤外水、收污水”项目,经测算挤外水和按效付费每年可节省资金约5000多万元,进厂污水BOD浓度较上年同期提升20.8%;原规划的6万立方米/日的污水处理厂无需建设,仅此一项就节省污水处理厂建设投资约3.5亿元,节约用地约120亩。


河南省某试点城市推行城市供排水一体化机制,明确市水务公司为主要载体。通过城市供排水的整合和一体化管理,市水务公司2024年全年综合收入2亿元,相比2023年增收8000万元,不仅节省了政府每年污水处理方面4000万元的补贴,而且实现净利润1550万元,增加收入用于城市供排水设施的运行维护,实现了行业良性循环和高质量发展。


此外,《指南》表示也应完善落实管网建设质量管控机制、加强建设过程质量控制、保障污水管网养护资金等多方面薄弱环节,确保管网日常维护和定期检修的可持续性,从根本上提升污水管网的建设与运维水平。


可以预见,随着《指南》的逐步落实,我国城市生活污水管网将迎来一次全面的提质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