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政排水系统的地下管网监测中,压力式液位计通过感知液体静压力实现水位测量,是检查井、泵站集水井等点位的核心监测设备。然而,地下排水管网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且污水中含有的有机物分解会产生硫化氢、甲烷等腐蚀性气体,若压力式液位计缺乏足够的防腐保护,不仅会加速设备老化损坏,还会引发测量故障,影响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深入分析潮湿与腐蚀性环境对压力式液位计的损害机制,明确适配市政排水场景的防腐性能参数,对提升设备使用寿命与监测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地下排水管网环境对压力式液位计的损害机制
地下排水管网的环境特性(高湿度、腐蚀性气体、污水化学侵蚀)会从外壳、线缆接口、内部传感器三个维度对压力式液位计造成损害,最终导致设备失效,具体损害机制可分为三类。
(一)潮湿环境引发的设备内部受潮与电路故障
地下排水管网的相对湿度通常维持在 85% 以上,部分检查井因积水长期浸泡,湿度可达 100%,这种高湿环境会通过两种途径侵入压力式液位计内部:
一是通过外壳缝隙或接口渗透。若液位计外壳密封性能不足(如防护等级低于 IP67),潮湿空气会从壳体拼接处、螺丝孔等部位进入内部,导致电路板表面形成凝露。凝露会降低电路绝缘性能,引发短路故障 —— 某城市 2024 年对地下管网压力式液位计的故障统计显示,35% 的设备故障源于电路板短路,其中 80% 是因潮湿空气侵入导致的凝露引发;
二是通过线缆接口蔓延。压力式液位计的线缆与外壳连接处若未采用防水密封设计,潮湿空气会顺着线缆绝缘层与金属导体的间隙进入设备内部,腐蚀线缆接头的金属触点,导致信号传输中断。某泵站曾因线缆接口受潮,使压力式液位计的水位数据频繁中断,平均每天故障次数达 5 次,无法为水泵调度提供稳定数据支持。
长期潮湿还会导致设备内部金属部件(如螺丝、接线端子)生锈,影响结构稳定性。例如,液位计内部固定电路板的螺丝生锈后,会出现松动现象,导致电路板移位,与传感器的连接线路接触不良,进而出现测量数据跳动(如水位显示在 ±5 厘米范围内频繁波动),无法准确反映实际水位变化。
(二)硫化氢等腐蚀性气体导致的材质腐蚀
地下排水管网中,污水内的硫酸盐还原菌会将有机物分解产生硫化氢气体,浓度通常在 5-50ppm 之间,部分工业废水汇入区域浓度可超过 100ppm。硫化氢气体溶于水后形成氢硫酸(H₂S),会对压力式液位计的金属部件与外壳材质造成强烈腐蚀,具体表现为:
外壳腐蚀:若液位计外壳采用普通碳钢材质,氢硫酸会与铁发生化学反应(Fe + H₂S = FeS + H₂↑),导致外壳表面出现锈迹、鼓包,长期使用后外壳厚度会从初始的 2mm 减薄至 0.5mm 以下,最终出现穿孔,污水直接侵入设备内部,造成彻底损坏。某老旧管网的压力式液位计因采用碳钢外壳,仅使用 1 年就出现外壳穿孔,维修成本达设备采购价的 60%;
线缆接口腐蚀:线缆接口处的金属接头(如铜制端子)会与硫化氢发生电化学腐蚀,形成黑色的硫化铜(CuS)覆盖层,导致接头接触电阻增大,信号传输衰减。监测数据显示,当硫化氢浓度达到 30ppm 时,铜制接头的接触电阻会从初始的 5mΩ 升至 50mΩ,水位数据的传输延迟从 1 秒延长至 10 秒,严重影响实时监测效果;
内部压力传感器腐蚀:压力传感器是压力式液位计的核心部件,其膜片通常采用不锈钢材质(如 304 不锈钢)。氢硫酸会对不锈钢膜片产生点蚀 —— 在膜片表面形成微小孔洞,破坏膜片的压力感知能力。当膜片出现点蚀后,液位计的测量误差会从 ±0.2% FS 扩大至 ±1% FS 以上,例如实际水位为 5 米时,液位计可能显示 4.95 米或 5.05 米,无法满足泵站水泵启停控制对精度(±3 厘米)的需求。
除硫化氢外,地下管网中还可能存在氨气(NH₃)、氯气(Cl₂)等腐蚀性气体,这些气体与水结合后形成碱性或酸性溶液,会进一步加剧设备腐蚀。例如,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NH₃・H₂O),会对铝合金材质的外壳产生腐蚀,导致外壳表面出现白色粉末状腐蚀产物,影响设备外观与结构强度。
(三)污水化学侵蚀与生物附着导致的传感器失效
地下排水管网中的污水成分复杂,除腐蚀性气体外,还含有大量溶解性盐类(如氯离子、硫酸盐)、有机物及微生物,这些物质会对压力式液位计的传感器造成双重损害:
一是化学侵蚀。高浓度氯离子会对传感器的不锈钢膜片产生应力腐蚀开裂 —— 在膜片内部形成微小裂纹,裂纹扩展后会导致膜片破裂,使传感器彻底失效。某沿海城市的地下管网因海水倒灌,污水中氯离子浓度达 5000mg/L,该区域的压力式液位计传感器膜片平均使用寿命仅为 6 个月,远低于正常环境下的 3-5 年;
二是生物附着。污水中的微生物(如细菌、藻类)会在传感器膜片表面形成生物膜,生物膜会阻碍压力信号的传递,导致传感器对水位变化的响应速度减慢。例如,正常情况下传感器能在 1 秒内响应 0.1 米的水位变化,而生物膜厚度达到 0.5mm 时,响应时间会延长至 5 秒,无法捕捉暴雨时水位骤升的动态过程。
此外,污水中的泥沙、悬浮物会附着在传感器膜片表面,形成物理堵塞,导致膜片无法正常形变,进而出现 “测量值固定不变” 的故障。某泵站集水井的压力式液位计因膜片被泥沙堵塞,连续 3 天显示水位为 6 米,而实际水位已降至 4 米,导致水泵持续运行,造成电能浪费超过 1000 度。
二、适配市政排水场景的压力式液位计防腐性能参数
针对地下排水管网的潮湿、腐蚀性环境,压力式液位计需具备多维度的防腐性能,具体性能参数需覆盖外壳防护、材质选择、接口密封、传感器保护等关键环节,以确保设备在恶劣环境下长期稳定运行。
(一)外壳防护等级:IP68 及以上的防水防潮性能
外壳防护等级是衡量压力式液位计防水防潮能力的核心指标,需符合 GB/T 4208-2017《外壳防护等级(IP 代码)》标准,具体要求为:
防尘等级(第一位数字):达到 6 级,即完全防止粉尘侵入,避免地下管网中的泥沙进入设备内部,堵塞传感器或影响电路运行;
防水等级(第二位数字):达到 8 级,即设备可在 1.5 米深的水中持续浸泡超过 30 分钟,且无水分侵入。对于长期积水的检查井,建议选择防水等级为 9K 的设备(可承受高压喷水清洗,适应井下水流冲击)。
实际应用中,需注意外壳的密封结构设计:
壳体拼接处采用硅胶密封圈(硬度 50-70 Shore A),并通过螺栓加压固定,确保缝隙密封;
外壳表面采用哑光涂层处理,减少污水中悬浮物的附着,降低生物膜形成概率;
壳体厚度不低于 3mm,选用抗冲击的工程塑料(如 ABS+PC 合金)或不锈钢材质,兼顾防腐与结构强度。
(二)材质防腐参数:耐硫化氢、耐酸碱的专用材质
压力式液位计的外壳、线缆接口、传感器膜片需选用耐腐蚀性强的专用材质,具体参数要求如下:
外壳材质:
优先选用 316L 不锈钢(含钼不锈钢),其铬含量≥16%、镍含量≥10%、钼含量≥2%,对硫化氢、氯离子的耐腐蚀能力是 304 不锈钢的 5-10 倍。在硫化氢浓度 50ppm 的环境下,316L 不锈钢外壳的年腐蚀速率≤0.01mm,可确保 5 年以上的使用寿命;
若采用工程塑料外壳,需选用聚四氟乙烯(PTFE)或聚丙烯(PP)材质,其中 PTFE 的耐化学腐蚀性能最优,可耐受浓度 98% 的硫酸、50% 的氢氧化钠,在地下管网的酸碱环境中可长期使用,且表面光滑,不易附着生物膜。
线缆接口材质:
金属接头选用哈氏合金 C-276(含铬 16%、钼 16%、钨 4%),其耐硫化氢腐蚀性能远超铜、不锈钢,在 100ppm 硫化氢环境下,年腐蚀速率≤0.005mm,可确保接头长期稳定传输信号;
线缆绝缘层选用氯化聚乙烯(CPE)材质,耐油、耐酸碱,且防水性能优异,在地下潮湿环境中可避免绝缘层老化开裂。
传感器膜片材质:
采用哈氏合金 C-276 或钽(Ta)材质膜片,其中钽膜片的耐腐蚀性最强,可耐受除氢氟酸外的所有酸碱介质,在氯离子浓度 10000mg/L 的污水中,测量精度可长期维持在 ±0.1% FS 以内;
膜片表面需进行聚四氟乙烯涂层处理(涂层厚度 5-10μm),进一步提升防腐蚀与防生物附着能力,涂层的附着力需达到 GB/T 9286-1998《色漆和清漆 划格试验》中的 1 级标准(切割边缘完全平滑,无剥落)。
(三)接口密封性能:IP68 级密封与防渗漏设计
压力式液位计的线缆接口、外壳拼接处是防水防潮的薄弱环节,需采用多重密封设计,具体性能参数要求为:
线缆接口密封:
采用双密封结构(螺纹密封 + O 型圈密封),O 型圈选用氟橡胶(FKM)材质,耐温范围 - 20℃-200℃,耐油、耐酸碱,在地下管网环境中可长期保持弹性,密封性能不衰减;
接口处需填充环氧树脂密封胶(固化后硬度 80-90 Shore D),胶层厚度不低于 5mm,确保潮湿空气与腐蚀性气体无法通过线缆接口侵入设备内部;
线缆与接口的连接需通过 GB/T 10125-2021《人造气氛腐蚀试验 盐雾试验》中的中性盐雾试验(NSS),连续喷雾 500 小时后,接口处无锈蚀、无渗漏,信号传输正常。
外壳拼接密封:
外壳拼接处采用榫卯结构设计,配合硅橡胶密封圈(压缩量 30%-50%),确保拼接缝隙完全密封;
固定螺丝选用 316L 不锈钢材质,且螺丝孔处需加装防水胶垫(厚度 2mm),防止水分从螺丝孔渗入;
外壳整体需通过 GB/T 2423.4-2008《环境试验 第 2 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Db:交变湿热(12h+12h 循环)》测试,在温度 40℃、相对湿度 93% 的环境下循环测试 1000 小时后,设备内部无凝露,电路功能正常。
(四)传感器防腐保护:抗污染与自清洁性能
为应对污水中的化学侵蚀与生物附着,压力式液位计的传感器需具备抗污染与自清洁性能,具体参数要求为:
抗污染性能:
传感器膜片的表面粗糙度 Ra≤0.2μm(镜面级光洁度),减少悬浮物与微生物的附着;
传感器需具备 “过压保护” 功能,当污水中出现瞬时高压(如水泵启停导致的水锤效应)时,可自动切断压力信号,避免膜片因过载损坏,过压保护阈值需设定为额定量程的 1.5 倍(如量程 0-10 米的液位计,过压保护阈值设定为 15 米水位对应的压力);
传感器的测量电路需具备 “抗干扰” 功能,可抵御污水中高浓度氯离子产生的电磁干扰,确保在氯离子浓度 5000mg/L 的环境下,测量数据的波动幅度≤±0.5% FS。
自清洁性能:
部分高污染场景(如工业废水管网)的压力式液位计需配备 “自动清洗装置”,通过定期喷射高压空气(压力 0.5-0.8MPa)或清水,清除膜片表面的附着物,清洗周期可通过远程控制平台设定(如每 24 小时清洗 1 次,每次清洗时间 10 秒);
清洗装置的喷头需采用 316L 不锈钢材质,且喷射角度需精准对准传感器膜片(偏差≤5°),确保清洗效果的同时,避免损伤膜片。
(五)整机防腐寿命:不低于 5 年的使用寿命承诺
考虑到市政排水系统的运维周期,压力式液位计的整机防腐寿命需不低于 5 年,具体参数要求为:
在硫化氢浓度 50ppm、相对湿度 95%、温度 - 10℃-60℃的模拟地下管网环境中,设备连续运行 5 年后,各项性能指标需满足:
测量精度衰减≤0.1% FS(如初始精度 ±0.2% FS,5 年后精度需≥±0.3% FS);
外壳腐蚀深度≤0.1mm(316L 不锈钢外壳)或无明显老化开裂(PTFE 外壳);
线缆接口的接触电阻增加量≤10mΩ;
设备制造商需提供书面的 “防腐寿命承诺”,明确在正常使用与维护条件下,5 年内因防腐性能不足导致的设备故障,由制造商免费更换或维修。
三、防腐性能参数的验证与选型建议
为确保压力式液位计的防腐性能符合市政排水场景需求,在选型与采购过程中,需通过严格的验证测试,并结合实际工况选择适配的产品。
(一)防腐性能验证测试
实验室模拟测试:要求制造商提供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的防腐性能检测报告,包括:
中性盐雾试验(NSS)报告:连续喷雾 500 小时后,设备外观无锈蚀,功能正常;
硫化氢腐蚀试验报告:在硫化氢浓度 100ppm 的环境中放置 1000 小时后,金属部件的腐蚀速率≤0.01mm / 年;
交变湿热试验报告:循环测试 1000 小时后,设备内部无凝露,电路功能正常。
现场试点测试:在选型前,选取 2-3 个典型地下排水点位(如高硫化氢浓度的工业区管网、高湿度的低洼路段检查井)进行为期 3 个月的试点安装,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重点关注:
测量数据的稳定性(波动幅度是否≤±1% FS);
设备外观的腐蚀情况(外壳、接口是否出现锈迹或损坏);
信号传输的可靠性(数据中断次数是否≤1 次 / 月)。
(二)选型建议
根据环境腐蚀性分级选型:
普通生活污水管网(硫化氢浓度≤30ppm、氯离子浓度≤1000mg/L):选用 316L 不锈钢外壳、氟橡胶密封、316L 不锈钢膜片的压力式液位计,防护等级 IP68;
工业废水管网(硫化氢浓度 > 30ppm、氯离子浓度 > 1000mg/L):选用 PTFE 外壳、哈氏合金 C-276 接口与膜片、配备自动清洗装置的压力式液位计,防护等级 IP68+9K;
沿海地区管网(存在海水倒灌风险,氯离子浓度 > 5000mg/L):选用钽膜片传感器、全氟橡胶密封的压力式液位计,且整机需通过海水浸泡测试(浸泡 30 天无腐蚀)。
优先选择 “防腐认证” 产品:选择通过 “ISO 12944-5 防腐涂层认证”“NACE MR0175 抗硫化物应力开裂认证” 的压力式液位计,这类产品的防腐性能经过权威机构验证,可靠性更高。
四、结论
地下排水管网的潮湿与腐蚀性环境会对压力式液位计造成严重损害,从外壳腐蚀、电路故障到传感器失效,最终影响水位监测的准确性与设备使用寿命。适配该场景的压力式液位计需具备 IP68 及以上的防水防潮性能、耐硫化氢的专用材质、IP68 级的接口密封、抗污染的传感器保护,以及不低于 5 年的防腐寿命。在选型过程中,需通过实验室模拟测试与现场试点测试验证防腐性能,并根据环境腐蚀性分级选择产品。未来,随着材料技术的发展,可进一步研发 “全非金属材质”(如陶瓷传感器、碳纤维外壳)的压力式液位计,实现更优的防腐性能,为市政排水系统的智能化监测提供更可靠的设备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