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正式印发,旨在落实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方案通过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将全市划分为优先保护单元、重点管控单元和一般管控单元,明确各单元的管控要求。其中,优先保护单元占比41.31%,重点管控单元占比17.06%,一般管控单元占比41.63%。该方案将作为战略环评、规划环评落地及项目环评管理的重要依据,推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
近日,《绍兴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正式印发了。“三线一单”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导向的重大举措,是坚持底线思维、分类管控、统筹实施,落实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的依据和途径。
“三线一单”
“三线一单”是指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通过“划框子、定规则”,将行政区域划分为若干环境管控单元,并根据环境管控单元特征提出针对性的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绍兴市环境管控单元分为优先保护单元、重点管控单元和一般管控单元三类。
优先保护单元
优先保护单元主要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及重要湿地、饮用水源保护区、生态公益林等重要保护地以及生态功能较重要的地区。
重点管控单元
重点管控单元分为产业集聚管控单元和城镇生活重点管控单位,主要为工业发展集中区域和城镇建设集中区域。
一般管控单元
一般管控单元为优先保护单元和重点管控单元以外的其它区域,以农居和农业为主导,同时存在部分小微工业集聚点。
绍兴市共划定环境管控单元203个,均为陆域环境管控单元。其中,优先保护单元110个,占全市总面积的41.31%。重点管控单元87个,包括46个产业集聚重点管控单元,占全市总面积的9.18%;41个城镇生活重点管控单元,占全市总面积的7.88%。 一般管控单元6个,占全市总面积的41.63%。
“三线一单”与国土空间规划紧密相连,实施后将作为战略环评与规划环评落地、项目环评管理的重要依据和支撑。
来源:绍兴生态环境
说明:本文系网络转载,仅供行业分享交流。